2024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15
  

  • 全选
    |
    目录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济与管理
  • 李涛, 崔雄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1-12.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融资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引发的信任问题始终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为“三社”)融合向纵深发展,而区块链技术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契机。文章通过构建“三社”信任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区块链如何降低上述两种风险解决信任问题,深入研究区块链对“三社”信任构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一是区块链对市场需求预测的作用在较为不稳定的市场中价值体现最大;二是区块链减小风险损失的作用在农业风险发生概率较高的情况下价值体现最大。因此,区块链技术应当优先在市场环境恶劣和农业自然风险高的地区推广,并适当予以补贴。
  • 郑海味, 张一博, 张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13-27.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形成了一个多变量的系统机制,不同主体和客体间相关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反馈回路,从系统视角识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企业、银行、第三方机构、政府和知识产权自身五个维度刻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设定指标权重搭建风险识别模型,展示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最后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应该考虑总体风险而不能忽视变量通过系统反馈机制的间接影响。此外,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经济政策对系统风险具有多重反馈机制,不稳定性会加大风险,而有效的激励和风险补偿手段有助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
  • 张宁, 茹泓凯, 邓清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28-38.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的高校面板数据,测算不同地区智慧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评价,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及灰色预测法对我国科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未来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教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在时序上呈增长态势,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由空间相关性分析可知,我国智慧教育与科技创新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主要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的“高-高”集聚与以西藏、青海、新疆为主的“低-低”集聚特征为代表。由预测结果可知,在2021—2025年间,中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的科教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 哲学与政治
  • 伍海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39-49.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分析了城乡空巢老年人的养老经济规划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约41.46%的空巢老年人有养老经济规划,有养老经济规划的独居空巢老年人比例低于夫妇空巢老年人,现金储蓄是空巢老年人做经济规划的主要方式。经济收入对空巢老年人的养老经济规划既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存在通过养老责任观念的中介作用对空巢老年人的养老经济规划的隐含效应。经济收入越多空巢老年人越可能做养老经济规划,有劳动收入、有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子女给予经济支持的空巢老年人更可能做养老经济规划。认同由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的观念会促使经济收入多、有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子女给予经济支持的空巢老年人做养老经济规划的可能性显著提高。
  • 陈菊红, 黄林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50-55.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智媒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农民工的重要生活场域,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迎来有利于激发主体意识、拓展认同场域和丰富认同手段的新机遇。与此同时,智媒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也对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挑战,主要表现为碎片化呈现形式影响认同的深度、泛娱乐化生态弱化认同的权威,且圈群化生存样态加大认同的难度。对此,要着力从优化认同环境、构建话语和情感链接,以及提升农民工媒介素养三个方面来增进智媒时代农民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 文化与教育
  • 李建伟, 胡凌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56-61.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师爱是大学教师最核心的素养,培养一流的大学教师,首先应该培植其深厚的师爱。新时代的大学教师师爱既孕育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在师爱的对象指向之维上,大学师爱的核心内涵主要蕴含四个方面,即爱己、爱人、爱物、爱“境”;在大学师爱的养成上,应当从四个维度加以考量,一是要遵循爱的发生规律;二是要以“爱学生”为修炼点;三是要以“爱‘境’”为“探照灯”普照爱的成长;四是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爱的养分”。在充分探究并科学认知新时代大学师爱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养成师爱,对大学教师的德性修养和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 李虎, 赵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62-72.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聚焦数字人才发展通道中的数字职业选择,通过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对自设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生数字职业选择的关键心理因素。研究发现,数字化自我效能和兴趣均能显著正向影响数字职业选择,且数字化兴趣是更好的预测因子。进一步从院校类型和数字化领域倾向来看,本科学生比高职学生更倾向于数字职业。另外,随着高职学生在数字化方面自信心的提升,其倾向农业领域的概率显著降低,倾向社会事业的概率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对加快数字人才培养具有参考价值,并就加强数字领域产学研合作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
  • 张晓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20(3): 73-78.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4.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心灵秩序。大学生越是能深刻地认识并积极响应社会发展潮流,社会责任意识就越强烈。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历史的呼唤,更是远见的卓识。基于浙江省内十所高校的调查,系统分析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谱系和存在的短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四条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