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15
  

  • 全选
    |
    目录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济与管理
  • 杨伟, 王嘉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1-11.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5.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适宜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以提升组织韧性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重要途径。文章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分为“股东-董事-激励”三个层面,使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利用2018—2022年64家人工智能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探索时间效应下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组态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需要相互协同才能有效提升组织韧性;企业高组织韧性的4个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组态可总结为技术模型、监督模型和集权模型,且高薪酬激励是各组态共有的因素;各组态具有时间效应,需动态调整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以提升组织韧性。研究丰富了对组织韧性影响因素的认识,并深化了“治理束”视角下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研究,对人工智能企业管理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 牛枫, 罗智超, 慕艳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12-24.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5.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能制造不仅能够在宏观层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也能够在微观层面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制造与企业“漂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中,利用智能制造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机制检验发现,智能制造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绿色创新减少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对于企业“漂绿”的抑制作用在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重污染企业、位于内陆城市的企业以及拥有海外背景高管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 马香媛, 吴卡佤, 黄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25-40.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5.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判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文章筛选出长三角和东三省近12年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327份,借助Nvivo软件,使用“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和熵权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实施三方面对两区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东三省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更明显;长三角政策工具互补性结构更优。长三角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更理想;东三省实施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两区域需求型工具表现最佳,但政策工具内部贡献率不同。两区域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由替代式反向变动向互补式结合使用转变,体现出各地注重政策工具的有机互构。各区域、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目标各有侧重,避免了“一刀切”。各地注重政策目标间的内聚,形成地区总目标“一盘棋”,但工具与目标组合存在错配现象。
  • 哲学与政治
  • 吴新慧, 戴红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41-51.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5.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动驾驶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公众接受状况会影响技术应用与发展。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统计模型的混合分析,探讨青年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问题。研究发现,青年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态度喜忧参半,消极态度略高于积极态度。一方面,青年人肯定技术带来的安全、效率和舒适;另一方面,也担心技术带来数据泄露、系统安全性等风险。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以及信任都显著影响青年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信任起到中介作用。青年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态度比中老年人更积极,更愿意接纳自动驾驶汽车,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多关注风险。青年人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态度既不是盲目的乐观,也不是一味的悲观,而是客观保持必要怀疑;在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需要降低软、硬件、环境、数据层面的风险提升公众信任水平;以“有意义的人类控制”解决责任划分问题。
  • 王海稳, 王晓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52-58.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5.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治理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导向目标,大数据强劲赋能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时代机遇。大数据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间具有主体共通、技术联通和内容互通的内在契合,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提供依据。但大数据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精准治理多元主体缺位、精准治理数字风险泛化、精准治理理念认识不足等诸多现实困境,需从创新多元参与治理新范式、开拓风险预警治理新路径、树立全局性战略治理理念三方面精准发力,协同推进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发展。
  • 历史与法律
  • 戴瑶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59-67.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5.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066年诺曼征服后,为稳固新生统治的需要,威廉一世将法国的司法决斗引入到英格兰,用来解决地方社会中的暴力冲突和土地纠纷。此后,英格兰诸王对其不断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使其有效地适应了封建土地保有制,以满足地方社会对公平正义的需求。随着13世纪英格兰社会状况的变化,司法决斗逐渐受到新兴陪审团的挑战。最终,它于14世纪走向衰落。不过,它顽强地存续到近代英格兰社会。通过考察中世纪英格兰司法决斗独特的演变历程和运作机制,可以发现其能一直存活于中世纪英格兰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为陪审团的兴起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见解。
  • 马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5, 21(1): 68-78. https://doi.org/10.13954/j.cnki.hduss.2025.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比研究东西两德的家庭政策,分析了不同模式下的家庭政策对女性就业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西德家庭政策倾向于育儿的“再家庭化”,部分职业女性因此被迫推迟或放弃生育,女性就业率提升的同时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东德家庭政策以育儿的“去家庭化”为宗旨,促进了女性就业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同步提升。借鉴东西德在家庭政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可构建“工作-家庭友好型”的家庭政策体系,以促进人口结构的长期均衡发展。